返回首页

凌氏水浪拳标准化训练周记(五)
   凌氏心意六合拳凌氏心意六合拳-凌氏拳艺六合八法拳论坛凌氏水浪拳标准化训练周记(五)

发表新帖 回复帖子 评估帖子 回复数:5 | 点击数:1443 适合打印机打印的版本 通过电子邮件发送此页面 添加加到IE收藏夹 报告本帖 浏览上一篇主题 浏览下一篇主题 
 主题:凌氏水浪拳标准化训练周记(五)
晓舟
 


角色: 琢玉轩会员
等级:团长
发帖:976
经验:1586
金币:1586
注册:2012/3/20
状态:离线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1

凌氏水浪拳标准化训练周记(五)

凌氏水浪拳标准化训练周记(五)

 

20139月15 34°天气 晴

 

一、  野马分鬃与揽雀尾

 

    今天有幸听到肖力行老师精讲太极。

    野马分鬃与揽雀尾中“掤、捋、挤、按”的“掤”的动作比较像,都是腿屈蹲,手抱球,然后弓步分手,两手前后分别同时向两个方向分开。现在很多人打的太极拳根本看不出这两记不同名字的招式究竟有何区别,但名字都不同的两记拳又怎么可能是一样的打法呢?

肖师重点为我们讲解并演示了野马分鬃与揽雀尾之间的不同。

首先,要了解拳名的内涵。顾名思义,野马分鬃要表达的是一种野马纵横驰骋,一往无前的雄壮气势。奔腾的骏马,鬃毛飞扬,是何等的英姿飒爽!

    因此,肖师说要打出“分鬃”的味道,这记拳才算是打对了。而这里的“分鬃”就是我们讲的“形于手指”,同时还要注意两手之间的呼应,要能形成贯通之势,两臂的连线中不可凹凸,不可僵直。“分”的时候,要手与足合,齐起齐落。这样才能打出野马分鬃的味道。

    揽雀尾“掤”的一记在外形上与野马分鬃区别之一在于分掌的张弛度,开的程度没有野马分鬃那么大,后手撑的幅度也相应缩小。区别之二在于精神:前者潇洒,奋发抖擞;后者谨慎,仔细体味,荷叶承露,有倾即移。

 

二、单鞭与单把

 

    肖师打的单鞭极漂亮,大家在一旁看得连连叫好。肖师说,单鞭前手低后手高,要打出水银倒灌的态势。肖师告诉我们,其实单鞭就是来源于“十大形”中的“单把”,“十大形”是内家拳的母拳,内家拳的发展和演变来源于此,因此打好十大形,很多拳的东西一点就通。肖师年轻时得益于十大形的功底,之后又学陈式太极、杨式太极,帮助他很好地理清了内家拳发展的脉络。

 

三、瓶花落砚

 

“水浪拳”中的瓶花落砚这记拳我一直打不好,今天亏得菠萝请教肖师此记拳的名称涵义,让我一同收益。瓶中插着自己喜欢的花,当花瓶跌落,眼看心爱的花朵就要掉在盛满墨汁的砚台中了,刹那间人本能的反应就是瓶花落砚打出来的味道。肖师说,花瓶打落的瞬间存在两种反应,一落花,二移砚。这是突发事件,身手没法做充分的准备,因此动作要靠内气倾刻间激荡而出,才能表达瓶花落砚的骤然之态。肖师根据我目前的程度,特意为我纠正了手形,坐腕对形于手指来说是基本功,所以一定要练好。每回,肖师的指点都秉承着领先学员当前水准的半步到一步的基本原则。不过,有的时候对我或许会超前一些,这是师父对我的厚爱,谢谢师父!

 

[此帖子已被 晓舟 在 2013-10-7 11:41:19 编辑过]


编辑 删除 发表时间:2013/9/21 9:45:49 IP:已记录
蓝蝎子


角色:注册会员
等级:连长
发帖:231
经验:298
金币:298
注册:2012/8/31
状态:离线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2

Re:凌氏水浪拳标准化训练周记(五)

上次学拳,印象最深的就是“瓶花落砚”。我请教小凌老师这招时,小凌老师说:“如果看到花瓶快要落到砚台上时,人的反应是什么?接住花瓶,或者移开砚台。这个移开砚台的动作,就是应对突发事件。距离加上速度等于力量,在没有距离作前提情况下,就要靠内力与速度来制敌,这不是一朝一夕能达到的。”经小凌老师一点拨,,并亲身体验了一下(好像蛮痛的),这招“瓶花落砚”深深印在我脑海中。

不过我有一点小异议,如果平时生活中,我碰到类似的事情,我的第一反应肯定是接住花瓶,而不是移开砚台。因为如果只是单单移开砚台,我心爱的花瓶还是打碎了,呜...........

[此帖子已被 蓝蝎子 在 2013-9-21 22:27:29 编辑过]

——————————
还在用U盘?OUT啦!姐我现在用云盘,36TB!

编辑 删除 发表时间:2013/9/21 22:26:03 IP:已记录
凌波小仙


角色:注册会员
等级:连长
发帖:149
经验:193
金币:193
注册:2012/3/19
状态:离线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3

Re:凌氏水浪拳标准化训练周记(五)

因为新学太极24式,招式相对简单,而且多有重复,这让我得以更细腻地去摸索体会每记拳的重心和方向。突然觉得原来这两点竟如此重要,真可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这也是学水浪拳一开始师父就为我一再强调的,只是打着打着自以为有点打熟了,反倒不如最初那么当心。

于是,我开始重新审视当前阶段自己所打的水浪拳,更加“敬重”地去看待每一招每一式,仔细体会如何安安静静、稳稳当当地把招式间的转换和定位交代清楚,并注意尽量不断。希望随着功夫的提高,逐步地做到在气定神闲中把一些复杂的招式处理地干干净净,并且不落痕迹。


编辑 删除 发表时间:2013/9/21 22:50:06 IP:已记录
天阙


角色: 琢玉轩会员
等级:连长
发帖:226
经验:249
金币:249
注册:2007/2/1
状态:离线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4

Re:凌氏水浪拳标准化训练周记(五)

 

不过我有一点小异议,如果平时生活中,我碰到类似的事情,我的第一反应肯定是接住花瓶,而不是移开砚台。因为如果只是单单移开砚台,我心爱的花瓶还是打碎了,呜...........           蓝蝎子

楼上几位认真,才思敏捷,定能成为内家拳的翘楚。讲几点我的

看法,相互学习,不知是否有些参考价值?

一;花瓶的距离比砚台远,突发之间,接住其速度来不及。

二;惜花者与喜瓶者各有所爱。

三;“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可见银瓶历来有之,未必会碎。。。


编辑 删除 发表时间:2013/9/22 8:01:38 IP:已记录
蓝蝎子


角色:注册会员
等级:连长
发帖:231
经验:298
金币:298
注册:2012/8/31
状态:离线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5

Re:凌氏水浪拳标准化训练周记(五)

花瓶坠落是个动态过程。当人的眼睛看到物体坠落,反映到大脑,再由大脑发出指令传输到手,去接住坠落物体,一般情况下要比物体自由坠落时间慢0.1秒(除非经过训练,可以使人大脑反应迅速)。正是这0.1秒,所以大多时候我们没能接住坠落的物体。而砚台是静止物体,移开砚台应该来得及。故而现在想来,小凌老师解释的“瓶花落砚”,真的非常有科学道理。

 

——————————
还在用U盘?OUT啦!姐我现在用云盘,36TB!

编辑 删除 发表时间:2013/9/22 19:56:25 IP:已记录
收藏帖子 | 取消收藏 | 返回页首 
凌氏心意六合拳 - Powered By BBSXP
Copyright 2006-2007
Powered by BBSXP 7.00 Beta 1 ACCESS © 1998-2006
Server Time 2025/9/16 10:2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