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穷幽山之巅 下极沧海之底
上穷幽山之巅 下极沧海之底
梦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遥想当年,肖力行老师在诸暨名胜五泄的山顶,见到对面山崖上的四个大字时,喜出望外。经过几多思量,苦苦求之而不可得,未料竟然在此情此景中找到了能给水浪拳中一记非常有代表性的招式命名的词汇。上穷幽山之巅,下极沧海之底,“穷幽极海”——这不正是那记拳的真谛吗?
肖师说:当时隔坳望山,距离甚远,山崖上的字体又斑驳不清,虽只能模模糊糊地看个大概,但他觉得就应当是“穷幽极海”这四个字无疑,这就是他打到该拳的意境,对水浪拳的那记照式来说,再贴切不过了。肖师为此欣喜若狂,大呼此行不虚。
也许真是天意吧,其实那四个字并非“穷幽极海”,而是马一浮先生所题的“穷幽极险”。然而,正因为肖师当年一个字的误读,却在无意之中独创出了一个对内家拳而言极赋深意的妙语,借此,几年后的今天,竟然还让肖师的小徒冲破了修炼内家拳的一道重要的关卡!
今日清晨(2013.7.9)小仙在打水浪拳,当打到“穷幽极海”这记拳时竟然水到渠成般地打出了感觉。内气从百会顺流而下直达涌泉,足底发烫发热。于此同时,身体只觉十分松展惬意,且自然而然的有了虚领顶颈之意。体内的感觉刹那间十分强烈。小仙隐约觉得此中必有门道,故一打好拳,当即致电师父,将自己行拳的感受如实地向师父禀明,询问究竟。并将自己对此的感悟,以及触类旁通的一些认知向师父详细说了。
师父很认真地听完后,轻叹一声道:“机缘如此吧!你能凭着我的‘穷幽极海’四个字打出这种气感,我当年的误读看来也算是‘歪打正着’了,或许也就是你我师徒的造化。你的水浪拳能在两年不到的时间里达到这层境界,我真是高兴!我现在可以告诉你,水浪拳的健身之道正是从这一层开始得以真正显现。可以说,我在水浪拳上又多了一位知己。”(师父,师父,徒儿想起来了“走百会,达涌泉。健本器,调心意。”您给徒儿写的三字经里有!!!)
小仙觉得在有些事情上,文字和语言总显得莫名的苍白。回想起来,师父自认识我之日起,就对我一点一滴地悉心传授;把他的意识和理念循序渐进地灌输给我;对于拳,真可以说是师父一口一口细致而又耐心地“喂”给我。若非如此的话,仅凭这一年半的时间,我可能连听明白“穷幽极海”四字含义的能力都还不具备,更别谈得以亲身体悟出其中真味了。小仙对师父的感动与感激实难言表,不过此时此刻,任何的言语都已经不再重要了......
[此帖子已被 凌波小仙 在 2013-7-11 13:23:16 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