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凌氏心意六合拳 ( http://www.lsquanyi.cn/bbsxp/Default.asp ) -- 六合八法拳论坛 ( http://www.lsquanyi.cn/bbsxp/ShowForum.asp?ForumID=11 ) --- 凌氏水浪拳标准化训练周记(九) ( http://www.lsquanyi.cn/bbsxp/ShowPost.asp?ThreadID=649 )
作者:晓舟 凌氏水浪拳标准化训练周记(九) 2013年10月27日 23°天气晴 今天上午一来看到海南的“小胖子”出现了,还是那么可爱。想想离上一次在公园见到他已经快两年了,时间过得真快!菠萝今天带了好几副作品,有她的国画、诗词、书法,说要为《凌氏艺海》投稿,真高兴我们的团队有如此的才女,又是我的好姐妹。看到菠萝新学的篆刻,仿刻了一只来楚生的小老鼠印章,起步好高呀! 今天的水浪拳下半套从“白鹤啄食”接下去讲,讲到“犀牛望月”,肖力行老师本次的教课以“从三遍”为主。我很欣赏肖师这种“同步性指导”的方式,之所以用“欣赏”一词,是跳出肖师和我之间的师徒关系,从局外人的角度去看。 这是一种怎么样的“同步性指导”呢?过程如下:首先是“看拳”,学生打,老师看。然后是领拳,老师带学生一齐打,在学生刚才不对的地方,或者有进一步提高空间的地方有意识地停顿、演示、点拨,让学生去体会。最后再领打一遍,看学生是否掌握,帮助学生巩固。 我个人总结“同步性指导”有三点妙处: 一是效率高:教与学的同步一点都不浪费师生彼此的时间。 二是针对性强:老师做出的指点完全是按照学生当前的功夫水准和身体条件,为其度身定做的。肖师对此的说法是,老师教拳只领先学生半步,最多是一步。 三是对比鲜明:一方面,经指点的学生可以当场感受自己前后打法的差别,得出感悟甚至体悟。另一方面,旁边看的学生也能从受指点的学生前后对比,以及老师与学生间的对比中受到启发,自我检验。 如此高效、高质且极具人性化的教拳模式实在很了不起,但是,还要有一个前提,就是对拳教师的要求极高,不但要懂拳,还要懂人。因此很难说这种模式的可复制度到底有多少? 今天肖师讲述的地方不多,倒拽牛尾一记肖师强调了两个字:切和拉。要把这两种感觉打出来。童子抱琴强调了拳头的手形及在实战中的用法,向上向前“顶”,拳要带扣。犀牛望月,在回头望月的时候身体要尽量打开,伸展。余下些内容估计下一次就能讲完了,但是,我觉得后面几记都是极难的,比今天教得还要难许多,可能老师还是会像这次这样多带我们打,让我们先把大致样子打打好,打扎实,再自然而然地去提高,这才是一种最好的学拳方式。 我自己觉得收获最大的是肖师在为我解答问题时用的两个字:主、从。我因为有两个动作在左右手交替过程中,总觉得一只手的动作不自然,以为是路径哪里不对。后来,师父看了说,是我没分清主、从,把注意力集中在“从手”上,意识太重就不自然了。以前我看到的书上写的关于出手都是什么阴阳、虚实之类的,其实不需要那么复杂,尤其是对初学的人来说,用主、从二字更清楚明了,老师只要告诉学生分清主、从就可以了。我找不出比这两个字更好地解说了!当然,我也知道师父还在用这两个字教育我如何做人,“调教”我这样的弟子还真是件很伤脑筋的事情,有时候我也挺舍不得师父的。 不过我还是懂道理的,要随从仁者,并与之同道,必须不断地改善自我,洗涤人性之恶,追求人性之善,有时过程中难免会有彷徨,痛苦,甚至不堪,但是挺过去了,精神上会得到安定和愉悦,这既要有仁者的力量,也要有自身的力量。“泛爱众而亲仁”,我喜欢这样的自己,这正是我想要去学做的。 学拳中我还发现一个问题,就是菠萝是很会提问,每次她问的问题师父都说好,夸她聪明。而有几次我问的问题,老师常“不屑一顾”地说,让我去问菠萝。哎!没办法,谁让我比较“笨”呢?不过,没关系我可以“以勤补拙”的。但确实我感觉我对技击的喜好度、领悟力、感知力比较差,这点菠萝要比我好很多。我以前并不觉得自己在学拳上有什么弱项,不过菠萝来了之后,我很清楚地感知到自己在学技击方面的弱点,而这对学拳来说是很“致命”的。从打拳的角度,很多技击上的动作我可能最多只能是“形似”,甚至因为不通此道,连要做到“形似”也比较难。这样能学的好拳吗? 同时,我又在想一个问题:如果说以前打拳更多是为了技击的运用,而现在打拳更多的是为了健身、美感、艺术,那么技击成分的保留是不是为了保留拳的一种精神,一种锐气。如果随着时间的推移,技击的功效逐渐弱化,越来越强调自然、和谐、愉悦、唯美的展示,这又会给拳带来什么?拳艺究竟会走向另一种的复兴之路,还是走向衰亡......
[此帖子已被 晓舟 在 2013-10-27 22:24:45 编辑过]
作者:陈德楹 我现在每星期都很期待看小师妹的训练周记。写得真好。有次跟小凌老师说了,他笑我:眼热了是吧?那是真的,我远在四川,没有这种每周听一次精讲的机会。 这个帖子最后一段所言,不大准确。拳如果没有技击成分,只是一种自然、和谐、愉悦、唯美的展示,那你就不如去学舞蹈啦,这方面,舞蹈比拳强多了。
作者:凌波小仙 ^_^ 谢谢徳楹师兄! 我妈妈跳舞很美,可是我从小就不爱学跳舞,不知道为什么会那么喜欢跟着师父打拳? 我想,有一天或许我会把水浪拳打得很唯美,把拳中自卫性、技击性的比重降低些,争取能做到德楹师兄您上次跟我提到过的“含而不露”,但同时把拳中蕴含的“浩然正气”发扬光大! [此帖子已被 凌波小仙 在 2013-10-28 15:18:25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