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试论“缩腹”——2023-10-22学拳小记
   凌氏心意六合拳凌氏心意六合拳-凌氏拳艺六合八法拳论坛试论“缩腹”——2023-10-22学拳小记

发表新帖 回复帖子 评估帖子 回复数:0 | 点击数:528 适合打印机打印的版本 通过电子邮件发送此页面 添加加到IE收藏夹 报告本帖 浏览上一篇主题 浏览下一篇主题 
 主题:试论“缩腹”——2023-10-22学拳小记
晓希


角色: 琢玉轩会员
等级:营长
发帖:551
经验:985
金币:985
注册:2018/3/2
状态:离线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1

试论“缩腹”——2023-10-22学拳小记

试论“缩腹”

 

1022日虹桥花园拳课,看肖力行老师指导晓舟十大形的收势。老师说,你的收势跳不起来,因为你把腹部往前挺出去了。你要把腹部缩起来,含住,丹田收紧往上跳,才能跳起来。晓舟照做,马上可以跳得起来,落下来也有势了,整个收势的动作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立竿见影。

 

我也体会了一下收势,丹田要收紧,人才能往上。收了越紧,跳了越高。

 

回顾一下水浪拳,感觉缩腹收丹田是贯穿始终的。起势刚站好时丹田是松着的,一启动,手指一伸,丹田就收起来了。然后全套拳一直到收势,人全身放松下来,丹田才松下来。行拳的全过程都是收着丹田的,只不过收紧的程度有所不同,根据拳名的要求、拳的走势而变化。

 

我感觉缩腹比较多丹田收得比较紧的:

高山流水 :手臂要尽量举高,腿独立要立稳,类似的还有熏风扫叶,风卷残云等

五云捧日:双手抱大球过头顶转一圈,腰背、手臂需要很大的力量才能把球抱稳,

乌龙摆尾: 需要快速摆动身体和手臂,既要速度又要力量,类似的还有声东击西、川流不息等,

云横雪拥后转身接无用之用,手臂张开270度大转身,需要稳定和平衡,类似的还有鸿雁双飞后转身接托天盖地等,

 

这些地方,丹田收得紧,拳势才能打出来。对于一些立定不动的拳,丹田的收紧幅度可以小些,比如贴纱垂帘、停车问路、童儿送书。走马观花要打出闲庭信步的潇洒来,丹田也不需要收了那么紧。

 

试着总结一下,那就是对高度、速度、力量、平衡有比较高的要求的拳,丹田就要收得更紧一点。而且这些要求往往不是独一的要求,而是相互配合要同时实现几项。上面几例莫不如此,那就更加需要收紧丹田。

 

十大形的收势更为典型,高度、速度、力量、平衡,全都需要,收紧丹田势在必行。丹田能否收紧、能收紧多长时间,决定了跳起的高度、滞空的时间。老师的收势,跳了很高,在空中还有停留,落地下来,气势逼人,夺人心魄。虽然老师已经74岁了,打收势目前还是无人能及。如果有合适的仪器,应该可以测出老师的丹田收缩力是一个惊人的数值。MBA的顶级篮球运动员在空中也有明显的滞空时间,甚至可以转身,这都是他们的丹田力量强大,收了很紧。

 

同一拳,打法不同的时候,丹田收紧程度也不同。比如步罡踏斗,走得快的时候,丹田就要多收紧一些,走得慢的时候,丹田相对可以少收紧一些。全套拳来讲,水浪拳快打就比水浪拳慢打,丹田收紧幅度要大。因为不把丹田收了很紧,速度提不到很快。

 

丹田收紧,不仅仅是拳势向上、向前时需要,拳势向下时候也需要,比如穷幽极海、燕子衔泥、平沙落雁,虽然气是向下走的,但是丹田也是收着的,并没有松掉,如果松掉了,起身时就起不来,或者要二起、三起才能起来。

无用之用一,气沉丹田。无用之用二,气先沉丹田,再升起,再下降,再升起,这里是气在鼓荡。但不论是气沉丹田还是气宜鼓荡,丹田都是收着的。

 

所以,我的理解,丹田是全身动作的发动机,所有动作的原动力都来自丹田,丹田收紧,就进入往外输送力量的状态。如果丹田放松,那就是发动机休息,所有的动作都做不好了。

 

再多想一下,收紧丹田与武术界常说的意守丹田、气沉丹田,三种说法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收紧丹田,是一种肌肉控制动作,把腹部收紧缩小,目的是为了增加力度,获得更快的速度,更大的力量,更高的高度。在运动中广泛使用,比如打内家拳、打篮球、跳水等等,大量的动作需要收紧丹田。

意守丹田,是一种意念的控制,把意念集中在丹田区域,目的是锻炼注意力,保持专注和内敛。在站桩、打坐这些活动时有用。

气沉丹田,是一种能量流动方向的控制,把气息沉淀到丹田区域,使内气饱满,目的是养生。也是在站桩、静坐时用。

 

内家拳讲究意到气到,功夫够了的话,如果意守丹田,气也应该到了丹田。先有意到丹田,才有气沉在丹田。所以,气沉丹田的时候,肯定是意守丹田的。但反之未必成立,若功夫不够,意守丹田很久,也未必调得动气往丹田去。

 

回到水浪拳,跟老师学打拳,老师从来没要求过我们去控制丹田,只是让我们跟着打,按部就班地打,自然而然,就会体会到收紧丹田的必要和好处。今天回过头看自己打的拳,并不知道是何年何月开始收紧了丹田。于不知不觉中达到了打拳的第一层次——外形带动内因。现在,对丹田区域有了比较明确的意识,老师开始给我们讲控制丹田,肩催肘,肘催手等。我想肩催肘的原点,应该还是丹田。后面的学练,想必老师会更多地讲到内在的东西,带领我们进入拳艺的高级层次——因因带动外因,该为期不远了吧。

 

 

晓希

2023-11-12


编辑 删除 发表时间:2023/11/13 15:37:40 IP:已记录
收藏帖子 | 取消收藏 | 返回页首 
凌氏心意六合拳 - Powered By BBSXP
Copyright 2006-2007
Powered by BBSXP 7.00 Beta 1 ACCESS © 1998-2006
Server Time 2025/7/15 1:3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