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吸壁功”的一些练拳体悟对“吸壁功”的一些练拳体悟
师父,您指点我的“吸壁功”,我虽然没有去单练这个动作,但每次练拳的时候都有注意。您不在上海教拳期间,我以此标准来纠正自己的拳架。我想您本来也不是让我去站这个桩,只是帮助我在行拳时做到立身中正,所以只要练拳中能注意到,则不必去单练“吸壁功”。不知徒儿理解的对不对?
总之,我有每天带“吸壁”意识的练拳。由此,行拳中我首先体悟到的是百汇和尾闾的上下对拔,人拔长了。再练了蛮长一段时间,感觉到的则是整个身体的抱圆。此时,有些动作打起来会特别舒服,比如五云捧日,但有些动作又感觉僵硬,放不开手脚。有次,练的腹部肌肉酸,向您求教后方知过犹不及。于是,再放松,适当减量,把抱圆忘掉。前几日,在打水浪拳起势时,觉得非常舒服,松空自然,呼吸特顺。
今晨5点左右,我半梦半醒中无意识的动了下手,牵动了丹田。出于练内家拳的敏感,我突然意识到这便是腹式呼吸了。于是,迷迷糊糊就起床,打了套水浪拳,因为没完全醒,打得特别没力。此时,丹田反而尤为敏感。对照之下,觉得原来自己的嘴、鼻、胸腔,这些都只是呼吸的通道,反而更具有呼吸功能的是在腹部,通过丹田的收缩来呼吸。而,丹田的呼吸某种程度上说也是被动的,或者说是无意识的,是随着身体动作的开合而开合,而呼吸。
再换种说法,丹田着的呼吸也是整个身体一动无有不动的一部分。我又想到一直在琢磨的“形气相契”,又有了更深一点的体悟。契,应是一种完完全全的相合,一体的。前提是要松透,要贯通,否则不可能做到。随之又想,这大概也是自炼去杂后体内对呼吸所所呈现出的一种本来面目吧!
第一时间提笔记录下来,也算是练拳进阶中的一次契机。如有不当之处,垦请师得空时指点。
疫情期间,更加想念吾师。幸而您福人居福地,海南比上海安全得多。
祝您健康喜悦!
弟子 晓舟 2022.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