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cky的学拳小记(十)Vicky的学拳小记(十)
2021年12月15日下午14:00至15:00
2021年也已经进入了最后的倒计时,工作和学习更加繁忙。最近一段时间我们出差开庭、来回做核酸轮轴转,这周总算有时间继续给我看拳。回顾过去,学拳也已陆陆续续快一年了,对水浪拳越来越熟了。在本周的复习过程中,晓舟教练针对我比较熟的几个招式做了更细致的修正,同时接着教下半套。
晓舟教练指点的具体路径如下:
1.随波逐流,这个动作中手往回收以后不能再往后勾,手指之间依然应该对着前方,晓舟教练笑称我有“红掌拨清波”之势,需要注意。
2.摘星换斗以及野马追风中,两个手必须平行,不能一高一低。这个动作的本质其实是抓住对手的手臂有种拖拽的感觉。以自己人为中心,手臂为半径画个圆,所以两手不能有高低之分。
3.无用之用一,这个动作中好像有个半蹲怀抱气球的姿势。双手打开,尽量伸平,两手心向上,不能两手掌相对。
上半套我基本都能从头打到尾,但是对于后半部分的动作记忆的熟练度还是不够,打的时候还是以回忆动作为主了,就不能兼顾整套动作运行过程中气的运行,所以还是要加强练习熟练度。有了一定的熟练度才能进一步教细节。
在本次的复习基础之上又学习了新的动作,本次新学的几个动作的具体路径记录如下:
1. 丹凤朝阳,左手下压,右上上提,对拔,右肘可以稍稍往外伸出一些,有技击的功能。
2. 翻江搅海,这个动作保持整个人呈45度角,并且双手举起,手腕放平,并有意识竖起手掌。晓舟教练在教这个动作的时候就让我联想到刚开始学琴的标准姿势,无论拉手风琴还是弹钢琴的时候,手腕保持不动,既不能压腕也不能拱腕,在这个手型下练习手指的跑动和力量。这也正是晓舟教练所说的“形于手指”的道理吧。从手的外形就能看出拳打得对不对,弹琴也是一样的。
3. 倒骑龙背,弓步站好,人保持站直,有种站在钢丝上也要保持左右平稳的架势,重心又要有点向前倾,就像倒骑在龙背上。
4. 狸猫扑蝶,这个动作的名称还是很生动形象的,所以在做这个动作时,在下的那个手掌往上翻,在上的手掌保持不动。
5. 抽梁换柱,这个动作最重要的地方在于后手到位了之后前手才能收回,晓舟教练说这么做的目的在于不给动手留有进攻的余地,攻防兼备。
6. 步罡踏斗,晓舟教练说这就是八卦步,右手虽然在下,但是有对准圆心,围绕着圆心走步。最好在场地大一点的地方打,可以单练走圈。
7. 抝鸾抟翼,这个动作紧接在步罡踏斗之后,需要注意这个动作和风卷残云的位置是刚好转过180度。
本周的训练后跟晓舟教练一起探讨,发现艺术果然是相通的,打拳的动作中有很多原理其实跟我原来练琴是一样的,比如临崖勒马的弓步,之前在练习时由于想着重心靠后,我的在前的腿始终直直的站立,没有弓步站住,膝盖没有向外弓出去。晓舟教练告诉我这在实战中,被对手轻轻一勾,人就站不稳了,甚至直接摔倒。这就如同在我们学琴刚上来练手型,在摁每个琴键的时候,老师就会特别注意不能让我们“憋指”,手指尖第第一个关节要弓起来,手指才能立稳,这是弹钢琴的基本功。“憋指”非但不稳,而且不利于后期手指的快速跑动。触类旁通让我觉得学拳越来越有趣了。
Vicky 2021.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