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动金陵,文香南图——跟肖力行老师文武双修学习小记(三)—2021.11.182021.11.18晴,南图广场枫叶正红,老师饶有兴致在枫树下拍照,身姿挺拔,神采奕奕,“人面枫叶相映红”,有幸和老师合影一张,很开心。今天是第三天跟老师学拳,继续上一堂未复习完的内容复习下去,今天的内容有些多,要纠正之处也很多,不知记录的要点有无错漏之处。
1、“穷幽极海”蹲下时,脚后跟不能起,这点晓希教练之前也强调过,我也一直尝试着往下一点,再往下一点,无奈还是不能蹲到底,想要蹲到底,脚后跟总是不自觉抬起,但老师说量力而行,想来这还是功夫问题,只能先尽量往下。
2、“高山流水,“这记拳是重复打的,老师说重复打的,那肯定是很重要的。这记手不对, 托在下面的那只手要从一边脸侧划到另一边脸侧,老师解释并演示了,这只手是格挡的,所以是护住脸,也是把对方挡开,然后另一只手出去攻击。听了老师的解释,才明白原来是这个用意,而不是简单的把手直接挪到另一侧。“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就能更好地理解这记拳了。
3、“童儿送书”,下面的手要用虎口顶住上面的手,这样才能更有力量,试了下,果然如此,上面的手感觉有了依托,送出去就更有力量了。
4、“踏雪探梅”后的一记,和之前的“丹沉九转”很像,只是这次是手掌朝上,那要求和“丹沉九转”一样,右腿膝盖朝正东方,丁八步,前三后七,人尽量往下蹲。
5、“樵夫担柴”,两手握拳,要向里收,老师问挑过担吗?我不好意思摇头。老师讲挑担时两手抓着绳子,是往里收的,不可能是向外,向外使不上力的,这个生活常识虽然没有,但我想好好记住这个要点也是有用的。这记方位也有误,应该是朝东南方,而不是西北方。
6、“樵夫担柴”后转手,也是之前晓希教练一直强调的,两个手要一起转,像转方向盘一样转过去,还要再转回来,我转过去时,右手转太多,老师说不能超过脚尖,还是要和膝盖脚尖在一直线上。我总觉得左手没有右手灵活,两个手不能很协调的一起动。
7、 “五云捧日”,这记也是重复打,同样说明是很重要的,转动双手的时候,往右后方绕时,意识在右手,慢慢向后绕过去时,意识又到左手,绕手的过程中,人一定要正,不会跟着手左右旋转, 而且人要站直,不能跟着手的绕动前仰,要好好收住,这记拳练的是脊椎,像我这样,身体没HOLD住,跟着手动的,那脊柱就一点锻炼不到了。
8、“燕子抄水“,左腿不是直的,有一些弯,重心在后,感觉人要蹲低一点,左腿才能不笔直,右手要从左手下方插下去,而不是在旁边下去。”燕子抄水后“向下插,再举起转身时,右手从脸左侧到右侧,也是保护好自己的,而不是直接把手向两侧打开。
9、“朝阳贯耳“前,手一出去,老师就说不对,手打太开,一下就松了,右脚跨出去,双手直接交叉,而不是打开后交叉。
10、“截手双推”,弓箭步时后脚脚尖向内,这个步子一直做不好的,记得老师第一次来就在纠正这个弓箭步了,但到现在打的还是不像,脚尖方住总是不对。而且,是用后腿把人蹬起来,手是不动的,但我是靠着把手往前伸,让后腿直起来,这显然不对,我感觉这记和“云横雪拥”有些像。
11、“熏风扫叶”,这记打的不稳,下面的手要慢慢拉回来,到身前转手抬脚,上面的手挡在额前。
12、“投石问路“, 第一次投手臂一起出去,第二次投手臂不动,只是用手腕的力量投,这比较难,投了几次都不太像,老师说慢慢来,我想只能先有这个意识,再慢慢练吧。
13、灵猿摘果,手向后划时,平着出去,手臂不要向上抬。
今天跟老师打全套的时候,是朝北打的,平时朝南打惯了,这样就有些转不过弯来,之前也和晓希教练讲过,问了老师,老师说是正常的,慢慢打熟练了,那就朝着哪个方向都可以打了,而打拳场地尽量南面开阔,北面有遮挡。老师听我说,觉得东西太多,恐怕记不住,老师说要记住所有讲的内容肯定是不可能的,上一次记住百分之几,这次记住百分之十几,那就已经有进步了。
结束时,老师提到,既然是学习,那就没什么不好意思的,跟老师打时,不是非要站在老师后面,要各个方住,前,后,左,右,一直线...这样才能看全了,不然总是看得到的打的好了,但转身看不到的就一直打不好。老师的话点醒了我,既然要想学好.那就不能太拘泥于形式,明天再练的时候一定要换个之前和晓希教练打也没站过的方向!
2021.11.19
向雪[此帖子已被 向雪 在 2021/11/25 12:00:55 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