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动金陵,文香南图——跟肖力行老师文武双修学习小记(二)—2021.11.17 2021.11.17 晴,今天继续跟着小凌老师学拳,从“张弓搭箭”开始到“驽马回头“后一记,仍有很多的要点需要去消化。
1、 “张弓搭箭”后直接翻手,手不要再向前伸,脚也不要向前伸,直接转脚,转过来后右脚向右前方踏一步,同时手拍下去,我又是有多余的动作,手脚都向前伸了,这需要改正。
2、 “开枝散叶”,第一记还可以,第二记下手要贴着右手臂及右手出去,而我是从外面过去的,就不对了。
3、 “云横雪拥”,手从后面拉到前面时,始终在同一个高度,人是用后腿蹬起来的,而不是把双手往下压让身体起来。
4、 “无用之用”,两手上下对穿的时候需要有两个停顿,转过来后,左手向下,身体下蹲时先停一下,然后手往上,身体往下,换手时身体起一点,右手转手向下,身体再下去时,又需要停顿下,老师说我对这个要停顿的节点还不太清楚,在要停顿的地方是需要停的。我想这还是要靠平时多记、多练,把握好停顿的节点。
5、 “野马追风”后划手出去,老师说右手不是像我这样朝正东方的,手臂也不是笔直的,手是含住朝着东北方,我以为是方向问题,但老师却说是意识问题。之前晓希教练也会一直提到“意识”,比如第一个开枝散叶”后的“闭门推月”之后,意识是在左手向后划,向后划的过程中,顺带着右手翻掌,今天又听老师说“意识”,受教了,老师说手在这个方向以及含住,都是为了下一记拉回来打人作准备的,“意识“是下一记要做什么,那这一记手就不会是我之前打的方位,也不可能是完全打开的,,因为那样不好拉回来,也打不到人。
6、 “探颔得珠”,两个手要在同一平面内,且手也不能伸的笔直,老师演示了一下,我从侧面看过去,果然是在一条直线上的,自己打的时候也是知道要在同一平面内,但看不到,有时候以为是在一个平面,但其实不然。
7、 “声东击西”后转身,两手甩出去,这个动作之前也是一直打的不像,右脚收回一点,左手甩到头顶处,右手要有一个翻掌的动作,这时双手不抱球,等转过去之后,双手翻掌,再做抱球,这一记之前晓希教练也多次纠正,但一直打不像,还需要多练。
8、 “丹沉九转”,膝盖要对着正东方向,丁八步,前三后七,老师希望我能尽量再往下蹲一点,看着老师蹲的样子,感叹老师的功夫深啊,气势完全不同,我稍微往下蹲一点就觉得Hold不住了。
9、 “顺水推舟”,双手不要向前伸,手出去时慢一些,还是用后腿把人蹬起来。
10、“驽马回头”前,双手插出去.两个手背相对,是平的,中间三个手指并拢,大拇指小手指张开,小手指张开,还是平的,就很有难度,为了要张开,一用力,小手指就很容易翘起了,“驽马回头”人要尽量往前,重心是在前的,而“驽马回头”后,挥手时,手不超过脚尖,而人依旧是不能完全打开的,要含住,不然就暴露在敌人面前了。好多记拳都一直说到了含住,老师说拳除了强身健体,也是用来打架的,那么含住才不至于把自己整个暴露在对手面前。
要改进的地方很多,还需要时间慢慢去消化和内化啊!
今天想起昨天感觉到的手松,紧的问题,问了下老师,老师解释的很精僻,老师说一开始紧是对的,就如同第一次面试,心里没底,那肯定是紧张的,而松往往和散相联的,如果才开始学拳,就是松的,那就不对了,这肯定是散的,但打着打着,是可以做到松而不散,看似松,但其实心里是有数的,该如何打 ,松中有紧。
老师说这次看我打拳,和上次看到有很大的区别,气顺了,教拳的人有时比学拳的还要累,老师是先感觉这个气顺不顺,而不是先从形上面去判断,感觉到不对的地方,然后再去找具体问题在哪,再从形上去纠正。学了3年,虽然自己不清楚有多少变化,但听老师这么一说,还是很开心的,说明坚持和努力是有成效的,也激励我继续好好练下去,打下去。
2021.11.17
向雪[此帖子已被 向雪 在 2021/11/25 11:52:16 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