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毕其功于一役——2021-10-30 学拳笔记
   凌氏心意六合拳凌氏心意六合拳-凌氏拳艺六合八法拳论坛毕其功于一役——2021-10-30 学拳笔记

发表新帖 回复帖子 评估帖子 回复数:1 | 点击数:768 适合打印机打印的版本 通过电子邮件发送此页面 添加加到IE收藏夹 报告本帖 浏览上一篇主题 浏览下一篇主题 
 主题:毕其功于一役——2021-10-30 学拳笔记
晓希


角色: 琢玉轩会员
等级:营长
发帖:551
经验:985
金币:985
注册:2018/3/2
状态:离线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1

毕其功于一役——2021-10-30 学拳笔记

毕其功于一役

——2021-10-30 学拳笔记

 

10-30日的拳课,清怡秘书长安排在源深。

 

上课前汇报工作,清怡说,考虑了如何整顿微信群,准备定两个群,一个源深群,一个大宁群,其他的工作群,工作结束了就解散。建军说艺海的工作,准备采用轮流做主的方式,不固定组长和组员,让每人得到充分的锻炼。老师说,建军你是艺海总负责,具体的操作方式,建军自己考虑清楚就可以了,游泳中学会游泳,凌氏团队海纳百川,允许试错。

 

11月初我将出国,不知归期,老师说今天一鼓作气,这一节课把水浪拳全部看完,毕其功于一役!感谢老师照顾!我摘要记录如下:

 

云横雪拥后的转身,如何打出涩味?要以恰当的速度匀速转动才行,那就必须把脚步配合好。先转右脚,然后把左脚转大一点到基本朝南,然后手臂跟着转。我的左脚转动幅度不够大,转手臂就显得局促,把左脚多转一点后,手臂的转动距离和时间都比较充裕了,才能打出摩擦感。打对了,手掌下若有清风徐来。恰当的速度很重要,太快太慢都不行。

 

同理,川流不息的三记都要这样打,第一记是右手,第二记是左手右手一起,第三记是左手,都应以恰当的速度匀速转动以打出摩擦感。

 

走马观花:应打出潇洒的感觉。两手和十大形的拗步拓法类似,左手伸向前,其实是烟幕弹,右手在左肘下,是进攻手,两手之间的距离大概是一个手臂,以让右手有前进空间。

 

五圣朝天: 我打得有问题。老师问我,这记拳身体的位置、朝向与丹成九转有何不同?我回答,我打,身体是一样的,手不一样。老师说,这就是问题。如果不是这个拳名,你打的是对的。但这记拳名是五圣朝天,就要打出区别。立拳之师设计,被敌人从背后环扣住喉咙之时,用这记拳来破解,意识是在从脑后上举的手指,意为用手指向上直戳敌之咽喉,不仅解围,更对敌有杀伤力。因此身体的势应朝向后手,以让后手得势往上进攻。此时如果从脸对面方向看过来,会觉得我的势不正,但其实这个不正才是正,是拳名规定了的。所谓斜中寓正,寓正于斜。

 

我打这一记拳,根本没有想过拳势与拳名是否相符的问题,一直觉得我打的和老师打的味道不同,看看手脚形态又都是对的,找不出哪里不同,今天终于明了原因,原来是身体的势有差异。这种差异,老师不说,一生一世也看不出来,老师一说,瞬间恍然大悟。老师拳艺造诣之高深,叹为观止。也理解了老师为啥要到这一轮指导时才说,早说了,我根本不会懂得。老师一直强调,打拳要符合拳名,这是一个基本要求,但是要做到却非常难。好比孔子论语里说的话,都很简单普通,但要都做到,真是太难了。

 

同理:声东击西,脸看向东方是迷惑性的,真实目的是袭击西面的敌人,意识在右手,身体的势是为了攻击西面之敌,所以从脸对面(东面)看过来,势也是不正的。但这样才符合拳名的规定。

 

燕子穿云:左手往下,边转边压,右手往上,边转边上,两手都要打出摩擦阻力。上穿,要靠下压的左手撑住身体,右手才能借到力,穿上去。右手扣住对方面部,对方会自然后仰,右肘乘机下压攻击对方胸部。意识应在右肘。我的意识还是在手指,没能到手肘。现在打,可以通过眼睛看向右肘来带动意识,以后打熟了,不可以看向右肘,否则暴露了我的进攻点。这记拳,感觉两手的转动非常微妙,再加上左腿的蹬,要互相配合好很不容易,是我打得比较差的一记,需要多加练习。

 

白鹤啄食:意识应该是用右手往下啄,不是去拍脚面,右手形状如鸟嘴,快、准、狠去啄食。不是用手去够脚,而是把脚送给手。

 

月挂松稍:不是举手,而是提踵,通过提踵,把身体顶上去,手臂是不动的。顶到小腿肌肉绷紧了,就对了。现在我打到这里,从叶底藏莲——到凤凰展翅——到白鹤啄食——到转身划手臂—到并腿下蹲,这一系列动作下来,明显感到气已经上到肩膀以上,按之前老师教导,用脚尖起,可以感到人比较轻。今天,老师通过拎晓舟头顶心头发,更加形象地向我们展示了这记拳的要领,意识要集中到头顶百会,感觉头顶有一根绳,垂直通到百会穴,把头整个向上拎起来,人就很轻灵。这是通过悬百会而实现的。

 

提踵可以延缓腿部衰老。走路就是提踵,经常走路,小腿肌肉可经常得到锻炼。越年轻,脚跟可抬起了越高。年纪大了,走路脚越来越平,越来越不提踵了,就是衰老的表现。

 

赤龙搅水:注意定势和搅动的过程,身体朝向不同。定势时候,身体的势朝向正西,肩膀对牢正西。搅动时,双手在垂直于地面的平面上搅动,身体朝向正北。

 

气升昆仑:我现在清楚地打到双手抱一个橄榄球,两头尖的,转动的时候,球倾斜了,与地面有一个角度,然后又转正了,突发奇想,如果我始终抱着橄榄球不让它倾斜会怎样?试验了几次,也可以打,但是右肩膀要卡住不动,不然球很容易就斜了。我向老师请教球是否要保持平行于地面?老师说,息息成自然,球随身体自然转动。马上知道,我这是妄问,让身体僵住的打法肯定不对,身体觉得舒服了,才是对的。

 

老师说,为啥你们拳打了不对我能看出来?因为你们打得不对气就不通,我能感觉到你们气不通,我就会感到难受,我难受所以我就知道你们错了。我不仅感慨,这是要多高的水平才能感受到别人的气通与不通?老师说,没有什么神秘,按照我的要求打下去,你们也会达到那个水平的。向往之!

 

老师说我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一记拳到位后,还会往下蹲一点,老师说是“摆功架”,是觉得蹲了不够深,再加强一点的意思。基本上我每记丁八步的拳都有这个毛病,我自己却一点都没有感觉,但老师火眼金睛,潜意识也逃不过老师法眼。

 

上一轮老师看我的拳,老师说我最大的问题是两起,那个时候是一次做不到位,要两次才能到位。现在我是可以一次做到位,但是想做了更漂亮,多做了一下,乃画蛇添足。上次是不足,这次是过。过犹不及,都是毛病。中庸是恰到好处,非常之难,难怪儒家把中庸列为为人处事的最高水平。我做事容易偏向过的一端。好事做过了,也是不好。老师这次拳课上说,要注意恭敬不如从命,好事做过了,就有点绑架的意味,并说我也有这种情况。我大受触动,不禁深刻反省。我对待老师,完全是从我的内心出发,觉得应该尽己所能对老师好,把自己认为好的东西都敬奉给老师,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却从来没有从老师的角度去考虑,这样做对老师是真的有益处吗?是真的适合老师的需要吗?也许很多时候我的尽力而为,反而是给老师带来了负担?我越努力,老师负担越重?老师不忍心拂我诚意,勉力为之。老师在给我的入室寄语中说,“心何忍”,也有这样一种情况在内吧!这里感谢老师的慈悲!也垦请老师直言相告,所有让老师不舒服、不自在的地方,我都一一调整改进,不管是什么!对老师最大的尊敬,应该是满足老师的心愿,按老师的心意行事才对!!很惭愧自己没有做好,肯定很多地方让老师为难了。恳请老师原谅!

 

感谢老师,从530日到1030日,历时5个月,用了13堂课,不辞辛苦,把我、晓舟、国燕的水浪拳又完整指导了一遍。这遍下来自我感觉进步很大,对拳义拳理的认识提高了一层,行拳水平也水涨船高,以前好多知其然的现在知其所以然了。自录打拳视频,感觉和老师行拳的相似程度又提高了几分,作为最短时间获得入室资格的弟子,没有给老师坍台。也真切感受到,老师的高度,高山仰止,与老师的差距,有逾霄壤。并且深刻体会到内家拳跟师学习的重要性、必要性,如果不是老师现场指点、示范,我看视频无论如何也看不出那些问题。这一轮老师所讲内容,与之前几轮所讲内容完全不同。老师是因时、因人、因材而教。每个人都在不断变化中,老师教拳也是随人的变化而变化,从来没有重复。 老师教拳之法,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然也!希望自己勤学苦练,有朝一日,也成为得道之师。

 

晓希

记于2021-10-30,改于2021-11-05



编辑 删除 发表时间:2021/11/5 22:10:35 IP:已记录
晓希


角色: 琢玉轩会员
等级:营长
发帖:551
经验:985
金币:985
注册:2018/3/2
状态:离线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2

Re:毕其功于一役——2021-10-30 学拳笔记

<div></div><div>
</div><div></div><div>
</div><div>
</div><div></div><div>
</div><div></div>

[此帖子已被 晓希 在 2021/11/6 11:29:40 编辑过]


编辑 删除 发表时间:2021/11/5 23:02:14 IP:已记录
收藏帖子 | 取消收藏 | 返回页首 
凌氏心意六合拳 - Powered By BBSXP
Copyright 2006-2007
Powered by BBSXP 7.00 Beta 1 ACCESS © 1998-2006
Server Time 2025/7/22 3:57:43